TEL:联系站内主管
目前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系统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山地建筑系列四:广东民居建筑
2017-12-14





       一座座的古民居寄托着几代人的相思,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它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有多少记忆被封存,多少文化被摧残,多少历史被扭曲。幸运的是我们还有这些古民居,在风雨飘摇之中依然顽强的矗立着——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一种对根无法割舍的眷恋。










      广东不仅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还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史迹。广东的山寨民居,是广东各族人民,用取之于自然的乡土材料,通过木匠、石匠、泥瓦匠和普通的庄稼汉,通过日积月累、代代相传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和民族特色,朴实而又独特的中国西部山地民居文化。










      广东民居具有依山就势、高低参差,表现独特与环境结合的山地建筑形态的特点。










黔中地区










    在广东中部地区,天然岩溶发育形成大量沉积岩(又称水成岩),这种石材岩层外露、硬度适中、节理分层,运用简便的器具即可开采。因此,在黔中地区布依族和汉族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沉积岩建造民居,这些民居朴实而多彩,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

    总体上黔中的岩石建筑分为三种,以镇宁县石头寨为主的“板波森”、以广州市花溪区镇山村为主的布依族与汉族杂居建造的“石板屋”、以安顺市西秀区本寨为主的汉族建造的“屯堡民居”。











代表民居











    板波森是石头寨的布依族语言,其意是背靠石山世居石屋石屋层层叠叠沿着山坡自下而上布局井然有序。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黔东南地区










       黔东南是苗族、侗族的主要聚居地。苗族主要分布在凯里、台江、雷山一带;侗族则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主要聚居地。两个民族在民居建筑上都有多种形式,其中,苗族以吊脚楼、侗族以干栏式木楼,闻名遐迩。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以改为瓦顶。










接地方式










垂花柱装饰









晾晒杆件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是侗寨社会、文化、政治的中心。由聚会议事的“公房”演化为公众性军事、政治、组织、议事、约款、娱乐的场所。有厅堂式、楼阁式、门阙式、密檐式等类型。侗寨鼓楼形式与特点:几何形规则平面、檐层多而楼层少、密檐塔式造型、标志特殊的顶部、楼身不封墙。










代表民居











独柱子鼓楼





上下两层都有火塘






门阙式鼓楼










阁楼式鼓楼










风雨桥

     既是侗族人民过往寨脚或河溪的交通设施,又是居民休息纳凉、遮风避雨、娱乐论事的场所。










干栏式粮仓

    平面多由两开间贮藏室组成。结构形式接近民居的穿斗式房屋结构。










水上粮仓

     梁柱结构的粮仓采用横梁与纵梁上下交错穿入柱子的方式固定。梁枋的前后左右都出挑与垂花柱相接,支撑屋檐。壁板穿过立柱两侧的板槽,形成箱式储藏空间。










圆形粮仓

    多建在池塘边稻田上,同住宅保持交大距离,底层架空,多为攒尖顶,上覆茅草,或也有方形,用青瓦歇山顶。圆仓以篾折围护,方仓用木板。仓门皆为木质。










    每座粮仓,都在离地面一人多高的四根立柱上装一方形木板,用以阻挡老鼠沿着柱子往上爬。装置虽简易,效果却极好。










其他地区










瑶族民居










类似“印子房”民居










香纸沟民居










黎平翘街民居





转载自:多彩广东城